管式超滤膜处理油田污水试验
来源:凯发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06 21:48:36试验·研究 / Testing & Research年第 6期石油石化节能低渗透油层油田开发需要注入“5、1、1”水质 (含油小于或等于 5 mg/L,悬浮固体含量小于或等于 1 mg/L,颗粒中值小于或等于 1 μm) 。目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只能达到“8、3、2”水质指标,为达到“5、1、1”水质指标,采油二厂结合降低含油污水矿化度项目,开展了含油污水膜处理试验研究。膜处理技术原理: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动力,实现一定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浓缩。膜处理技术能通过选用不同孔径膜对污水中的乳化油及溶解油进行分离,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不产生新...
试验研究 / Testing & Research年第 6期石油石化节能低渗透油层油田开发需要注入“5、1、1”水质 (含油小于或等于 5 mg/L,悬浮固体含量小于或等于 1 mg/L,颗粒中值小于或等于 1 m) 。目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只能达到“8、3、2”水质指标,为达到“5、1、1”水质指标,采油二厂结合降低含油污水矿化度项目,开展了含油污水膜处理试验研究。膜处理技术原理: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动力,实现一定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浓缩。膜处理技术能够最终靠选用不同孔径膜对污水中的乳化油及溶解油进行分离,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不产生新的污泥、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1工艺筛选2004 年对三种膜中空纤维超滤膜[1]、微滤膜的污水为两级过滤的滤后水。现场试验根据结果得出:三种膜处理滤后水的性能和效果差异很大。中空纤维超滤膜运行 15 min后,通量就开始明显降低,运行 25 min,清水通量就降低到初始值的2%,在运行 10 天之后失去截留悬浮物的功能,说明该种膜的抗污染性差,故本研究没选中空纤维膜。在对 1 m 微滤膜的试验中,发现其通量衰减依然很快,运行 30 min后就有必要进行反冲洗,并且[2]以及管式超滤膜[3,4],进行了对比研究,所使用运行 3个周期后,即使采用化学洗涤,其通量也很难再恢复,此时,微滤膜基本丧失了处理水的能力。用 3 m 微滤膜做试验,发现这种膜对油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很差,处理后的水质与处理前水质基本相同,因此也不适用于含油污水深度处理。使用的管式超滤膜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操作压力 0.18 MPa。管式超滤膜相对传统的中空纤维膜采取了有效的防止膜污染措施,诸如:加大错流流速、膜径增大、膜壁厚度减小等,这样油、悬浮粒子等不容易对其产生污染。另外,管式超滤膜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此材料耐高温,在 70 ℃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耐酸碱,抗氧化性强,各种化学洗涤对其损伤小,适合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管式超滤膜连续运行了一年,试验根据结果得出,出水含油、悬浮物均小于或等于 1 mg/L,粒径中值不能检出,因此选择管式超滤膜作为含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2膜材质选择20042009 年 , 分 别 采 用 聚 偏 氟 乙 烯 膜(PVDF) 、氧化锆膜、聚偏氟乙烯膜改性膜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膜过滤性能、抗污染性能及污染恢复性能、膜的分离效果、投资和运行的成本,推荐采 用 聚 偏 氟 乙 烯 膜 改 性 膜 , 该 膜 具 有 以 下 主 要特点:◇ 亲水性好,耐污染能力强,比非改性膜吸附的污染物 (烃类污染物) 减少 30%;◇ 水通量增加了 1.5~2倍;管式超滤膜处理油田污水试验王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摘要:为满足油田注水“5、1、1”水质指标的要求,在聚南 2-2降低含油污水矿化度处理站开展管式超滤膜处理工艺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的聚偏氟乙烯改性有机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达到了“5、1、1”指标,在节水、节电及工艺升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对降低含油污水矿化度处理工艺的运行可靠性、处理水质稳定性、运行成本做了工业化评价,为油田低渗透油层注入“5、1、1”水质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含油污水超滤膜深度处理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14.006.002作者简介:王强,200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从事油田地面工艺研究,E-mail:地址: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163414。5